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刘柳 王清莹)2025年3月22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第73期博导论坛在田家炳教育书院601会议室顺利举行。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发展路向》的专题报告。此次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田友谊主持,高等教育研究所欧阳光华教授、邢欢副教授、谭颖芳博士、程哲博士、徐伟琴博士及学院部分硕博研究生参加。

卢晓中从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纲要(2024-2035年)》谈起,强调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在教育变革中的重要性。他指出教育正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思维能力的培养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教育应确保所有人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协作能力,学校应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他从人文主义教育观出发,强调教育应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卢晓中还探讨了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变迁,指出数智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科组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局限。

讲座最后,与会师生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进行了热烈的提问与讨论。田友谊对卢晓中的讲座进行了回应与交流。他认为,卢教授的报告立足宏观视野,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具有深厚的学理支撑。报告中提出的系列创新论断,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未来研究开辟了极具价值的学术路径。本次报告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发展前沿的机会,引发了大家对未来教育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
图文记者:刘柳 王清莹
网站编辑:张冉
审读人:田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