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科教育 > 教务动态 > 正文
教务动态
教育学院本科生开学第一课:新学期扬帆起航 共奋进筑梦未来
  • 来源: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
  • 发表日期:2025-02-18
  • 阅读次数:
  • 作者:熊雨薇 张丹玲
  • 编辑:张冉

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熊雨薇 张丹玲)2025年2月17日,我校迎来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为确保教学质量和顺利过渡,李鸿飞副校长、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教学督导和年级辅导员深入课堂,开展了覆盖全院的听课活动。


早上8点,我院准时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堂课程。杨大伟老师的《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举例分析了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教育价值和教育艺术等的内涵,回溯了教育学从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多元化阶段和深化阶段的历程、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教育思想。程哲老师在《发展心理学》这门课中向学生指明发展心理学课程基本安排和授课方式,以及发展心理学概述包括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内涵、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心理学涉及的研究领域。邹义欢老师的《教育社会学》课程介绍了开课的意义、课程主要内容和这学期的主要教学安排。



下午的课程也紧锣密鼓地开展。在《课程论》的课堂上,伍远岳、郭元祥和姚林群老师向学生指明本门课程的目标,即形成科学的课程观念,发展解决问题和教学探究的能力。并说明了本门课程学习的重难点,给予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建议。李卉老师在讲授《学前儿童心理学》这门课程时,深入阐释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义以及研究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有效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在《教师专业伦理》课程中,程红艳老师深入剖析了当下师德问题的社会根源,着重论述了师德的重要意义,重申了伦理性教师的概念。周莉老师在《儿童美术(1)》课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儿童绘画发展特点与规律,认识儿童画在成长中的作用,以及教育者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助力儿童成长。她以体验式教学,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哲学》这门课程中,岳伟老师对教育与哲学的关系、教育哲学之于教育实践的价值以及如何学习教育哲学等内容进行了讲授。




晚上的课程也激情满满。在《视障儿童心理与教育》课程里,朱楠老师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与要求,随后完成第一章“视觉障碍的界定、分类与评估”的讲授。在《融合学校课程与教学调整》中,雷江华老师讲授课程导航,含教学安排、资源分享等。以两本融合教育教材为例分析,从课程、教学、学习、评价论详述内容体系,最后总结答疑。滕媛老师的《教育社会学专题》的第一课着重介绍学校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学科体系,研究方法以及课程要求。胡瑞老师在《外国教育名家思想》的课堂中,先介绍课程性质、目的、目标、体系与考核要求,让学生对本学期课程有整体认知。之后,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汲取智慧。课堂重点围绕苏格拉底生平与核心哲学思想展开,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氛围良好。苏慧老师在《特殊学校教材教法》的第一课中重点讲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考评方式和参考书目。在《融合教育文化与环境创设》课堂上,彭兴蓬老师对融合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概念、融合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与原则、融合教育环境创设的流程与途径进行了介绍。



不同教师的教育风格让同一门课程呈现出多彩的特色。在《教育学基础》这门课程中,郭清扬、王远伟、杨大伟和付卫东老师围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两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研讨,在教学方法上既采用了教师讲授,又加入学生课堂讨论方法,进行了内容丰富且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获得良好教学效果。老师们的教导为学生未来从事教学和教育研究奠定基础。



随着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响起,新学期正式拉开了帷幕。校园里,浓郁的书香与蓬勃的朝气交织,师生们以昂扬的姿态共同描绘着教育的蓝图。师生们以真诚的交流和共同的探索,在知识的海洋一起奋勇前进,谱写着教育的新篇章。未来,他们将携手并肩,以坚定的信念和踏实的行动,迎接每一个挑战,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图文记者:熊雨薇 张丹玲

网站编辑:张冉

审读人:郑刚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