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郑好烨)2月24日,教育学院融合教育专业4位本科生进入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听障部和孤独症学部,开启为期15周的实习实践。作为宁波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该校秉持“以生为本 融爱汇智”的办学思想,致力于培养“生存有能力、生活有质量、生命有价值”的社会人。
一、跟班观察,深研学情班情
前两周,实习生们参与班级管理,熟悉班级,了解班主任日常工作内容:听障部包括管理早谈、大课间、午休等;孤独症学部包括组织学生签到、问好、放置物品,协助组织早操和阳光运动等。另外,4位实习生每日跟班听课,学习所选学科教学中应对特殊学生需求的策略。“通过每天的跟班跟课,我逐渐熟悉了每个孩子的性格和需求,也学会了如何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与他们互动。”木星班实习生宋匀馨总结出了与学生相处的方法。

图1 海星班学生过生日
二、独立授课,锤炼教学能力
第三周起,实习生们开始承担授课任务,在“备课-授课-反思”的实践中锻炼教学技能。课前,每位实习生精心设计教案,提交给指导教师审核修改,并积极在小组内试讲,相互提出建议。课中,主讲实习生授课时,同组其余成员现场观摩并记录教学反思。课后,实习生们通过自我复盘、小组研讨、教师指导等方式,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我逐渐学会了如何观察学生的行为、倾听他们的需求,并尝试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海星班实习生达措分享道。

图2 郑好烨《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授课

图3 宋匀馨《常见的蔬菜》授课
三、融合实践,助力学生发展
实习生们还赴古林职业高中,现场观摩听障学生的西点制作融合课程。期间,她们细致观察并记录课堂流程、师生互动、同伴互助等情况,对融合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同时,针对一位在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的听障学生,实习生们了解其学习情况,并轮流辅导,帮助他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普校课堂的学习节奏。

图4听障学生的融合西点课程
四、教研赋能,拓展专业视野
实习生们踊跃参与教研活动,以拓展自身专业视野。2月28日,她们参与了由江北区教研员主讲的“从课时走向单元,从知识走向素养——浅谈教师备课的规范与创新”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提升培训。3月11日,海星班实习生参与了由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和庄桥街道中心幼儿园融爱特教团队共同开展的孤独症幼小衔接主题研讨。

图5 孤独症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通过实践,实习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深化了对教育的认知。正如海星班实习生廖心瑜所说,“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融入这个世界,而老师和家长的爱与陪伴,将是他们成长路上最温暖的灯塔。”“我会继续用心地去了解每一个孩子,努力为他们点亮一些前行的光。”听障部实习生郑好烨说道。之后的实习中,实习生们将继续参与班级管理、听课授课等任务,提升各方面素养,以实际行动诠释“以生为本 融爱汇智”的深刻内涵。
图文记者:郑好烨
网站编辑:张冉
审读人: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