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郑好烨)自2月下旬开启教育实习以来,教育学院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专业6位本科生在实习岗位上不断锤炼专业技能,于4月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实习任务,并有序开展第二阶段实习工作。
深耕课堂,提升教学水平
熟悉班级后,6位实习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持续参与班级管理、听课授课等常规工作。4月7日至10日,全体实习生迎来第一阶段的学科课程汇报课,4月17日,融合教育的4位实习生还依次开展了主题班会汇报课,各位实习生以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灵活的课堂表现,展现了这一阶段教学能力的提升。

图1 全体实习生学科汇报课

图2 融合教育专业实习生主题班会汇报课
第一阶段实习结束后,实习生们分享深刻体会。“和孤独症的孩子们交流靠眼睛。只有观察才能发现,他们不是感情淡漠,而是表达方式与众不同。” 木星班实习生宋匀馨表示。“我的最大感触可归结为‘因材施教’。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学习节奏。” 金星班实习生王宇虹感慨道。“从最初备课手忙脚乱,到课堂上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根据学生的手语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我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听障部实习生徐佳楠分享道。
多元实践,探索专业纵深
第二阶段实习启动后,特殊教育专业的2位实习生分别进入视障部与听障部参与班级管理、听课研讨,深入熟悉班级情况,并于4月23日陪伴学生前往象山海影城完成春季研学。

图3 春季研学活动
4月21日,在宁波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教务处姜佩芳老师和李玉珍老师的陪同下,融合教育专业的4位同学走进庄桥街道中心幼儿园,并参与欢迎仪式,了解园区基本情况和实习要求——参与幼儿一日活动的同时,在集体教育中关注、支持特殊需要儿童。4月23日,实习生们参与园所“融爱之力 赋能共生”专题活动,了解园所的融合教育文化,学习“三破三融”的学前融合实践路径。

图4 庄桥街道中心幼儿园欢迎仪式

图5 “融爱之力 赋能共生”专题活动
实习生们接触多元的儿童,也在多元场景中深化专业认知。实习生廖心瑜表示:“两个实习班级的经历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而教育就是用适合的方式,陪伴他们探索世界。”实习生郑好烨认识到:“融合教育的推进虽面临多重挑战,但多方合作能聚沙成塔,让学生实现最大化发展。”实习生达措体会到:“融合不仅是物理环境的共存,更是心理和社会的接纳。”
目前,全体实习生正以饱满热情投入新阶段实习,期待她们在实践中继续书写教育者的成长篇章。
图文记者:郑好烨
网站编辑:张冉
审读人: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