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吕宗芙 吴旺泽 李怡筱 陈晓枫)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启童年本真,做最好自己”的办园理念下,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实习生们以美术馆、陶艺馆、绘本馆为教育原野,以传统艺术为文化沃土,开启了一场与童心对话的美育之旅。

图1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美术馆:与色彩共舞的生命启蒙
在华师幼儿园美术馆,不同年龄段的作品呈现出别样风彩:小班孩子用超轻粘土拙稚地揉捏着蚕宝宝的一家,中大班幼儿正挥洒春的狂想。除此之外,孩子们创作时的状态也成为美术馆中最动人的作品:小班幼儿指尖沾着陶泥的专注,中大班混龄组自发形成的色彩研讨会。华师幼教人深谙“以美育美”的真谛——当“蚕的一家”作品跃然纸上,实习生们看见的是被尊重、被点燃的童年创造力,忽然相信未来的大艺术家,此刻正坐在美术馆的小板凳上。

图2 美术馆陈列
陶艺馆:指尖流转的文化密码
在二楼的陶艺馆里,泥巴的湿润触感与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出独特的韵律。作为观察者,实习生们惊喜地发现:当小手搓出歪扭的线条时,童真远比完美更动人;当混龄伙伴共同制作泥板字时,协作已然在指尖自然发生。陶艺课堂让实习生们重新理解”教育即生长”的内涵——教师需要做的不是纠正每道不规则的纹路,而是守护这份原始的生命力。看着孩子们将天马行空的想象注入陶土,杜威先生所说的“真实的成长正萌发于这样的创造瞬间”也逐渐浮现在实习生的脑海中。

图3 陶艺馆活动现场
绘本馆:穿越时空的美学对话
走进绘本馆,书架上整齐陈列着各种有趣的绘本,温馨舒适的环境映入实习生的眼帘。在实习生带领孩子们进行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专注翻阅的样子,让实习生们真切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也让他们感受到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图4 绘本馆活动现场
传统艺术进校园:文化基因的薪火相传
在日常校园活动之外,传统艺术活动的展开也为实习生们思考幼儿培育打开了新思路。此次实习过程中,木偶戏、变脸艺术、嫦娥舞姿等活动融入孩子们的在校生活。当看见孩子们或专注观察、或大胆模仿、或创意演绎之时,实习生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熏陶带给孩子们的重要意义不可估量。

图5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现场
在实习过程中,通过与孩子们参加陶艺制作、绘本阅读、传统艺术文化观看等美育活动,实习生们丰富了实习经历,也更加坚定了教育者的初心,并将在以后的幼儿教育历程中不断履行教育者的使命。
图文记者:吕宗芙 吴旺泽 李怡筱 陈晓枫
网站编辑:阙梦佳
审读人: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