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唐佳佳 范与菲 袁铭 袁希尧 张雅清 胡高瑞)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号召,7月7日起,华中师范大学学生未来教育家协会绿芽实践队(以下简称绿芽实践队)在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肇陈希望小学开展科学物理、天际科普、科学化学、生态文明等系列精品科普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探究能力,以科学的视角认识世界。
科学物理课上,绿芽实践队队员唐佳佳以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为切入点,结合动画场景讲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并对动画中的不同杠杆进行分类。唐佳佳运用杠杆器材,引导同学们观察、分析杠杆的特点。动手制作环节,同学们用筷子、橡皮筋等日常材料制作投石车,在实践中直观地感受到杠杆的作用原理。

图1 队员唐佳佳为同学们介绍“杠杆”
队员范与菲以屈原的《天问》开篇,带领同学们追溯古人对星空的探索历史。为直观呈现行星的大小与距日远近,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制作纸质模型。接着,范与菲讲解每颗行星的独特之处,并配上口诀帮助识记。这堂天际科普课不仅让同学们认识了太阳系,更点燃了他们探索宇宙的热情。

图2 队员范与菲为同学们授课
队员袁铭以“化学反应的奇妙现象”为主题,从生活中常见的铁生锈等现象入手,让同学们初步认识化学反应。她用柠檬、肥皂水等例子讲解了物质的酸碱性,并重点介绍了生活中的几种化学物质。动手实验环节是本堂课的核心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将紫甘蓝汁分别加入柠檬酸溶液、小苏打水中,清晰地观察到紫甘蓝汁随着环境酸碱性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颜色;随后混合柠檬酸溶液与小苏打水,杯中的大量的气泡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二氧化碳的生成。

图3 队员袁铭为同学们授课
生态文明课上,袁希尧以森林警局的故事引入课程内容,带领同学们学习了解鱼类、鸟类、哺乳动物和昆虫等动物。作为“小小动物侦探”,同学们解决了各种“警局难题”,在过程中学到相关的生物知识。这堂课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观察大自然的科学素养和思维。

图4 袁希尧为同学们讲解《多样的动物》
系列科普课程的开展,不仅普及了科学知识,更点燃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了科学思维,拓宽了视野。未来,绿芽实践队将继续用科学的微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助力他们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图文记者:唐佳佳 范与菲 袁铭 袁希尧 张雅清 胡高瑞
网站编辑:崔煜婕
审读人: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