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科发展 > 学科动态 > 正文
学科动态
“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路向”研讨会成功举行
  • 来源:教育学院宣传中心
  • 发表日期:2020-11-18
  • 阅读次数:
  • 作者:李佳季
  • 编辑:常悦

教育学院宣传中心讯(通讯员 李佳季)2020年1113日,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路向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图书馆风雅斋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与会的校外领导和专家有: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杰远,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西南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尹弘飚,集美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首席专家臧艺兵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太平教授,武汉大学程斯辉教授。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双阶教授,教育学院分党委书记李玲,教育学院范先佐教授,教育学院院长雷万鹏教授、杜时忠教授、郭元祥教授、陈佑清教授、岳伟教授、毛齐明副教授等。会议还有来自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青年团队成员及校内外师生共60余位。

 

会议由雷万鹏教授主持。会议伊始,彭双阶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各位专家学者对我校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在致辞中指出,疫情的爆发客观上加快了全球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我们必须认清这一趋势,从理念、制度、技术等层面主动求变,自觉地投身其中。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双阶教授致辞

 


华中师范大学范先佐教授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雷万鹏教授主持会议

 

孙杰远教授发表了“知识过密性与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演讲,他指出一定程度上课程特色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和人的发展三个方面存在知识过密的隐患,即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这违背了教育发展的规律。尹弘飚教授在以“专业学习社群真的能促进中国教师的专业发展吗?”为主题的分享中指出了个人主义、派别主义文化、协作文化与人为协作文化的差异,并回答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是否有用”以及“专业学习社群能否促进教师效能和对学生的承诺”等问题,提出基于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协作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臧艺兵教授结合后疫情时代艺术与艺术教育的发展,对人的心灵、审美以及自由的影响发表了观点。


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发言

 


香港中文大学尹弘飚教授发言

 


集美大学臧艺兵教授发言

 

会议中场,与会专家就“教师同袍关系建立与协作情感的交互关系”、“化解学生的抑郁倾向”以及“德育与美育的关系”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会议第二部分,李太平教授发表以“教育学者在介入实践中成长的可能性与现实路径”为主题的演讲,他提出介入实践是教育学者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路径;程斯辉教授围绕“以战疫专题教育为契机全面补齐教育短板”这一主题,基于大教育视角提出了十条重要建议;岳伟教授发表“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转型与变革研究”的演讲,提出了构建生态教育体系的系列设想;毛齐明副教授以“疫情期间全球教师教育变革的审视与反思”为主题,提出全球各国应对教师教育的变革到底是权宜之计还是长久革新的问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华中科技大学李太平教授发言

 


武汉大学程斯辉教授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岳伟教授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毛齐明副教授发言

 


会议现场

 

汇报完毕后,专家学者们就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视野以及今后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会议尾声,杜时忠教授做大会总结。他对会议演讲者的精彩发言进行深度勾勒,提出作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我们经历历史、参与历史并构建历史。他表示本次研讨不仅有助于促进专家学者们在思想和行动上进一步交流融合,更有助于推动教育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陈佑清教授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杜时忠教授发表讲话

 

最后,雷万鹏院长代表会议主办单位,衷心感谢与会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至此,本次大会圆满结束。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图文记者:李佳季

网站编辑:常悦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