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校友天地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
湛卫清:每一次“转身”都华丽
  • 来源:校友工作办公室
  • 发表日期:2022-04-15
  • 阅读次数:
  • 作者:赵恒健
  • 编辑:赵依梦

E652

 

  个人简介:湛卫清,男,1969年10月出生,湖北孝感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3级教育学原理博士,现任武汉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曾先后担任武汉市洪吉中学副校长,武汉市英格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副所长、科研规划管理中心主任等职务。曾获洪山区“十佳”教师、洪山区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武汉市“十百千人才”等多项殊荣。


三尺讲台,无愧良心


  1991年7月,湛卫清有幸作为为数不多的学生党员、上调生,分配到武汉市洪山区工作。当得知自己已远离繁华,被分配到洪山区最偏僻的、人称武汉西伯利亚的洪吉中学时,校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真实画面迅速击碎了他的梦想。那里,生活条件太苦,没有自来水,只有井水;那里,吸毒成风,社会治安很乱,近三分之一的老师遭受过学生或社会青年的殴打,是公安部备案的重点严打地区。那个条件艰苦又令人提心吊胆的地方,除了工资有保障、人身安全都没保障的地方,曾令他失落过、彷徨过,他想到过逃离。但学生们那求知若渴、充满哀求的眼神使他良心不安。康德说,良心是一种本能。最终,他选择了留下。


  刚来学校就安排带初三毕业班,学生基础太差,他就利用一切休息时间,从26个字母开始为他们义务补习;学生辍学,他就骑着单车,披星戴月的家访;歹徒持刀威胁学生,他不顾生死,以血肉之躯保护他的学生……天道酬勤,他有幸创造了他自己至今感到欣慰的几个第一和几个之最:参加工作不到半年,获得学区英语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见习期第一年,他所教的学科中考均分全校第一,合格率达到98%,创历史最高,结束该校长期40%左右徘徊的历史;1994年,他被评为洪山区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同年,被提拔为武汉市洪吉中学副校长,时年25岁,系洪山区最年轻的副校长;2001年,被提拔为武汉市英格中学校长,时年32岁,系洪山区中心城区最年轻的校长。任英格中学校长期间,为教师队伍建设、英语特色建设、教学质量一流,做了大量工作,学校被评为市级示范学校。


学术之路,不减恒心


  2003年7月,湛卫清辞去武汉市英格中学校长职务,考入华中师范大学脱产攻读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系华师唯一一名来自中小学一线的管理者。与本硕博连读的“直通车”同学或一直在高校工作的同学相比,他觉得无论是理论功底还是学术素养,与他们都有一定的差距。为此,读博的三年,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坚持住校苦读。一次次的痛苦焦虑,一次次的苦闷彷徨,让他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但他用顽强的意志和坚守,终于跨过一道道坎,终于都挺过来了,也尝到了收获的快乐。读博第一年,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刊》发表文章,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6年6月,三年按期毕业,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等级,后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从校长到博士研究生,他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转身”。


  2006年9月,湛卫清进入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教科院作为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单位,既有研究,又有指导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的职能,他又要转变新的角色。担任教科所副所长期间,为基础教育研究、学前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担任科研规划管理指导中心主任期间,为提升全市教育科研水平和服务教育决策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推出的教师个人课题、重大招标课题、研训一体等创新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湛卫清学术成果丰富、学术影响广泛,专业能力、工作作风深受武汉市各区教育局同仁好评。主笔《武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评价;主持世界银行-教育部《中国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促进研究》武汉实验区项目研究,受到世行专家充分肯定;主持教育部《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题研究并高质量结题;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发展研究》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9年应邀赴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台北市立大学作学术报告,受到国际学术界同行关注。他在学校文化、教育科研、课程改革等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相关主题报告在全国受到好评。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从华师博士研究生到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名科研管理人员,他实现了人生的第二次“转身”。


重返一线,不忘初心


  2018年1月,因工作需要,湛卫清临危受命,调任武汉外国语学校工作,再次回到基础教育一线,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三次“转身”,努力为外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党建方面。注重加强基层支部建设,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充分。探索形成了“听课评课,专业引领;交心谈心,思想引领”的思政工作新模式,以及“蹲点校级+支部书记+年级主任+工会组长(委员)”的四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新模式。


  在两支队伍建设方面。加快推进干部队伍梯队建设,近四年时间,校级、中层得到补充和优化的力度空前。教师师德建设水平,校园政治生态和教育生态得以进一步提升和改善。


  在科研强校方面。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在汉知名高校合作,推介引入“学生学习中心课堂”、“翻转课堂”、“深度教学”等项目,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发挥了助推作用,也实现了思政工作和业务工作的融合发展。


  在学术研究方面。在繁忙的党务工作之余,他坚持参与小学、初中、高中三部多项课题研究指导,先后发表关于学校治理、教学方式变革、科研方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多篇,其中有关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此外,外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抗疫典型事迹、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等受到省委、市委组织部简报推介和高端媒体报道。


  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年来,湛卫清不断追求精神的高度,始终不减坚守的力度,他用真诚包容待人,用踏实务实处事,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资料:校友本人提供

 

  图文记者:赵恒键 戴逸文

  网站编辑:赵依梦

  审读人:黄玉新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