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校友天地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
何齐宗:上下而求索,寻教育美学之径
  • 来源: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
  • 发表日期:2022-05-28
  • 阅读次数:
  • 作者:李欣润
  • 编辑:朱文凌


个人简介:何齐宗,男,196211月生,江西萍乡人。1990年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2年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曾任国家督学、江西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江西省委常委、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系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人选、江西省中青年文化名家及江西省一流学科、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带头人。199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江西省高校金牌研究生导师和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获教育部成果奖3项、省级成果奖30余项,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千里之行,始于华师


何齐宗1990年在华师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回首桂子山往事,令他印象最深刻是教院浓郁的学风。那时学院的资料室每天都是座无虚席,稍去晚一会就找不到座位。他还回忆,当时住校的研究生只要不上课,就基本上在图书馆和资料室查阅、复印或摘抄学习与研究文献,可以说是高度专注、心无旁骛。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也感染了他,为他之后的严谨治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在教育学院的求学经历中,何齐宗最大的收获是确立了他整个学术生涯的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美学。大约是1988年的某一天,他在浏览《报刊文摘》时,突然发现有一小段带边框的文字,是关于教育美学的名词解释。这个名词解释没有任何其他背景资料,总共也只有区区40余字,但何齐宗凭借自己此前的积累和思考以及对多种艺术的爱好,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亟待开拓、值得探索的新领域。正是在这偶然与必然双重作用的背景下,他选择了教育美学作为学术主攻方向。他的硕士论文题目是《论教育美》,分别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科学》等多家刊物发展,这使他成为国内最早研究教育美学这门新的学科的学者之一。30多年来,何齐宗坚持不懈地在教育美学领域钻研深挖,先后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教育美学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审美人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课题“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视域下当代美育学术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向”3项国家课题。同时,他还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教育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了《教育美学新论》《审美人格教育论》等4部著作,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刊》等发表了50余篇系列论文。这些成就的获得,与他早年在教育学院的积累密不可分。



三尺讲台,一腔热血


40年来,何齐宗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躬耕于三尺讲台。他先后讲授了13门各类课程,每门课程均受到了学生的好评。有的学生给何老师留言说:“您的授课内容新颖,讲解深刻,课件制作精美,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还有的毕业生给何老师写信说:“您是我大学里最敬佩的一个老师,您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讲课清晰、逻辑性强,对我们很负责、很关心,是我们敬重的一位好老师,我会一直以您为榜样!”针对一些大学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何齐宗尖锐地指出:“大学教师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完全可以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将科研融入课堂中,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的学术性。他主讲的《当代教育新理念》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因为对现有教材不满意,他还为讲授的大部分本科和研究生课程都编写和出版了相应的教材,这些教材都是由课程对应的讲义,经试用几轮后不断修改完善而来的。他出版的6部教材中,有3部获省优秀教材一等奖。除此之外,他还主持了5项省级教学改革课题,参与的1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主持省级教学团队教育理论教学团队,主持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教育原理。近十多年来,他每年的课堂教学均被评为优秀;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江西省本科毕业论文和研究生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江西省金牌研究生导师、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三育人”标兵和先进个人等。



除了对教学工作的满腔热情外,何齐宗的科研热情也令人敬佩。他从1988年初开始发表学术论文以来,每年都有多项成果发表或出版,从未间断。他把自己学术研究的体会归结为五个词:执着、敏感、博闻、勇试和严谨。他长期通过多种渠道拓展视野、关注科研动态、随时记录科研方面的灵感和想法。在科研上,他还勇于尝试。2013年,他同时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对于长期从事理论研究的教师来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似乎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为此,他整个春节期间都在整理资料,反复修改申报书。光是大的修改就达十几次、小的修改更是不计其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2013年同时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更难能可贵的是,何齐宗已经把努力变成了习惯。为了申报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课题,他提前收集和梳理了近80万字的相关文献资料,为后来该课题的成功获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薪火相传,未来可期


毕业后,何齐宗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关注学院的发展,如经常浏览母校官网中关于学院的各种信息、关注各种新闻中有关学院取得的成绩的报道、利用各种参会机会了解母院及母院教师的近况等。他对母校的学子也给予了厚望,他说:“希望大家在学习上要尽量多花一些时间、多用一些心思。在专业学习上,除了规定动作以外,还应当有自选动作。也就是除了上课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以外,还要给自己提出任务、追加任务,要自己去找事情做;要让自己紧张起来、忙碌起来”。


华师作为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大学,教育学院作为一所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学院,学术风气不可谓不浓。前来桂子山求学的莘莘学子,要抓住这一段黄金时光,在拓展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尤其是精神境界。何齐宗动情地说:“希望大家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胸怀、有担当的人,做一个有诚信、有责任的人,做一个有品位、有境界的人。最后,我衷心祝愿母院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谱写新时代的绚丽华章!”



稿件已经校友审阅

文字作者:李欣润

网站编辑:朱文凌

审读人:黄玉新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