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邹红军 王健) 2023年6月25日,教育学院学术系列讲座“博导论坛”第56期在田家炳905室举行,本次论坛由东北师范大学柳海民教授主讲,主题为《教育学的学科思想与思维框架》,我校研究生院院长、教育学院院长雷万鹏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教育学院陈雪玲书记、副院长田友谊教授、涂艳国教授、杜时忠教授、岳伟教授、蒲蕊教授、邹红军副教授、白颖颖博士等教师代表与硕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参与。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首先,雷万鹏院长隆重介绍了柳海民教授,代表学院领导班子对柳海民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
接着,学术讲座正式开始,柳海民教授首先明确了什么是教育学的学科思想,为何会思考教育学的学科思想。
所谓的学科思想,指关于一门学科知识或学科内容构成的认识、主张或观点,亦可称之为一门学科知识构成的逻辑主线、逻辑架构或诠释架构。学科思想要集中回答的问题是: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逻辑主线是什么?即透过一门学科诸多具体繁杂的知识,抓住构成这些具体知识的实质,故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也可称为实质知识。明晰实质知识,不仅是对一名学者学识深度的判定,而且有利于学者清晰地讲(教),学生清晰地学(掌握)。柳海民教授指出,自己之所以会思考教育学的学科思想,主要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的启发,以及1980年课间的一次学长之问。
教育学的思维框架的应体现“大单元、模块式、系统化、求特色、重实效”的特征。如“模块式”是指将每个大的研究单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模块进行思考和构建。“系统化”,即每个模块的研究内容都应是一套系统化的设计,这是思维框架的本质性特征,它包括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现状分析、核心内容、影响因素、国际比较、模型构建、改进建议等。
接着,柳海民教授分别从“教育定义的分析框架、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框架、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分析框架、教育学理论的学科思想框架、教育学理论的内容体系分析框架、教育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分析框架”等方面展开了具体讲授,并对“教育学”、“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原理”等学科称谓的区别与联系作出了辨析与澄清。
临近尾声,杜时忠教授、涂艳国教授、岳伟教授先后与柳海民教授就德育原理的逻辑起点、教育学的内容框架以及教材修订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最后,雷万鹏院长对本次“博导论坛”做了总结,雷万鹏院长指出,柳海民教授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本次报告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既清晰易懂,又引人深思,既重申了教育学的经典问题,又对教育现实给与了充分关注。虽然本次讲座行将结束,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还将继续。
本次讲座在老师们、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柳海民教授
柳海民,教育学博士,国家级教学名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校党委常委、副书记、副校长,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主任。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教育学原理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主持人,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教育学原理》首席专家,国家“2011计划”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荣誉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学科专家组成员、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工作委员会理事长。主持研制教育部《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教育部等六部委《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出版专著、主编教材40部,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等奖励50余项。
图文记者:邹红军 王健
网站编辑:王海榕
审读人:雷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