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动态
致敬大先生,品读大先生,学习大先生—— 六卷本教育学人论著选首发座谈会成功举办
  •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发表日期:2023-12-30
  • 阅读次数:
  • 作者:刘馨雨
  • 编辑:晏玉婷

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刘馨雨12月28日,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传承教育学科优秀文化,涵养新时代大先生,教育学院在田家炳905会议室隆重举行《陈时论著选》《黄溥论著选》《杨葆焜论著选》《任钟印论著选》《王道俊论著选》《董宝良论著选》等六卷本教育学人论著选首发座谈会,深入开展“致敬大先生,品读大先生,学习大先生”活动。湖北省政协原秘书长、湖北省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翟天山,六卷本教育学人论著选主编,学院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教师和学生代表等近五十人参加,座谈会由院党委书记陈雪玲主持。



雷万鹏代表学院致辞。他指出,一代代教育学人奉献的不仅是学科知识,更有求学的精神和为人的道德,为教育学科的发展不断奠基,为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他表示,六位教育学人的学术著作和为人风范将进一步感召和引领后辈学人不断传承创新,推动教育学院迎来更辉煌灿烂的明天。



论著选各主编介绍教育学人相关情况。杨汉麟着重介绍了任钟印先生的思想风貌和学术成就,他指出,任钟印先生率领学界同仁共同完成一批重大研究成果,为推进中国教育研究科学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范先佐详细介绍了杨葆焜先生的教学历程、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并指出他对《教育与经济》杂志的重要作用,勉励当今青年学者要脚踏实地做研究,为学院发展和学科发展做出贡献。涂艳国简要介绍了六卷本教育学人论著选的出版情况,分享了王道俊先生在思索中求索的故事,强调了他一生勤奋钻研、终身学习的学术品格,勉励青年学人在研究之路上要注重独立思考、深入思考。申国昌介绍了董宝良先生的人生经历、学生培养、获奖情况和学术成就,指出他治学严谨、开拓创新、成果丰硕,为后世楷模;潜心育人,无私无隐,垂范后世,令后学敬;淡泊名利,为人谦逊,提携晚辈,受师生爱戴。李先军介绍了他对任钟印先生治学态度和人生品格的深刻印象,并分享了在学习中育人育己的三点体会:一要终身学习,二要不断习作,三要提携后人。

与会人员积极发言交流。杨再隋回顾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分享了自己与几位大先生的师生情缘,指出教育学是关于培养人的学问,要回到人之本、人之性和人之心。雷实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指出教育研究要注重发展实证研究,建议大家要认真研读六卷本教育学人论著选。董泽芳总结了王道俊先生不畏艰苦、奋力拼搏;献身教育、淡泊名利;独立思考,不懈求真;襟怀坦白、抱诚守信;呕心沥血、言传身教的教育精神。余子侠指出,几位大先生都有着勤于覃思、追求严谨的品格,我们要立德、立言、立行,端正学风,坚守学术道德,传承学术研究。陈佑清指出后辈教育学人要学习六位大先生共同的学术精神、学术规范和学术品格。杜时忠表示我们要坚持和发扬教育学大先生们的学术思想和优良传统,把学问写在中国大地上。蔡迎旗指出要学习大先生们做学问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营造良好学风。程红艳认为我们要继承教育学前辈们的学术精神,去思考教育的重大问题,对教育理论创新做出贡献。唐斌、邹红军、尹国强、王崇高、叶柔妘等师生分享了自己的体会感悟,表示要循先贤足迹,开时代新篇,继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人的优良传统,在中国教育学的时代浪潮中不断开拓新的学术版图。

翟天山发表总结讲话。他分享了自己在教育学院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回忆自己与教育学大先生们的故事,并寄望教育学院和教育学科更好发展。他表示,教育学院教师编写六卷本教育学人论著选是传承接力棒的表现,体现了团结协作精神,要进一步做好学术梯队建设,助力一流学科建设。他强调,要在遵守政治规范基础上,坚守学术追求,做好新时代学术传承和学术建设工作。

本次座谈会抒发的是情感,传承的是精神,凝聚的是力量。先生们的学识、智慧、精神、风范永远是激励教育学人前行的强大动力。对六位大先生的最好纪念,就是继承和弘扬他们的思想精神,涵养更多新时代大先生,把教育学院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为繁荣中国教育学、促进教育强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字记者:刘馨雨 

摄影记者:王健、卢思柔

网站编辑:晏玉婷

审读人:陈雪玲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