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动态
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华大青年美育思政课《南陈北张》举办
  • 来源: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
  • 发表日期:2024-05-21
  • 阅读次数:
  • 作者:陈诗涵 刘雅欣
  • 编辑:赵梓名

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陈诗涵 刘雅欣)5月17日晚,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华大青年美育思政课“弘扬教育家精神”主题团课展演《南陈北张》活动在华大青年剧场举办,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璐,团委副书记张萌、刘雅欣,辅导员代表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系华中师范大学第三十七届“树人杯”艺术文化节精品剧目类活动,由教育学院主办,分为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家精神主题团课宣讲、南陈北张教育家事迹分享及《南陈北张》话剧展演三个环节。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场师生首先共同观看教育家精神宣传视频,章开沅先生在采访中表示,“一个教育家一个教育者,他的本能是爱学生,是关心学生成长的”,“这种爱是一种本能的”;大山“微小学”的“守山人”陈良,坚守大山深处24年,在山村小径中给孩子们踏出一条通往未来的大路,他说:“我们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守,而是我们坚守了才有希望”;玉树市第一幼儿园园长索南达吉秉持一颗乐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将对国家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孩子的爱融为一体,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三位教育家的讲述间,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具现在同学们眼前。


主题团课,理论引领。主讲人叶柔妘的主题分享聚焦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及对新时代教师素养提出的实践要求。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提出并深刻阐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从熊碧芳、张人利、董艳等一位位教育家的教育事迹中,教师内在性的精神领悟和外在性的精神呈现得以彰显。主讲人叶柔妘表示,本次分享仅介绍了教育家精神的理论内容,而教育家精神的实践故事需要大家今后续写,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当中。


南陈北张,立德从教,一片丹心为儿童。主讲人崔申雨回顾陈鹤琴、张雪门的教育事迹,分享二位先生一心为国的教育热情和对幼教事业的热爱。作为学前教育的先驱,陈鹤琴、张雪门的事迹为后世生动诠释了实践中的教育家精神与教育大爱。投身幼教会议、演讲、授课、著述……二位先生坚持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自由发展;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注重实践实验,探索符合国情实际的教育模式。



在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今天,南陈北张二位先生的教育理念仍然具有很高现实价值,两位先生的精神与事迹将会永远铭记在华师学子心中。



教坛躬行力为民,南陈北张远名扬。由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排演的话剧《南陈北张》通过错位时空的方式,回顾陈鹤琴、张雪门等人的治学故事,引领华师学子穿梭至百年前深刻感悟教育家力量。


陈鹤琴放弃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学业,欣然选择回国推广更科学的教育;张雪门发展中国人自己的幼儿教育,提出游戏中生活,生活中游戏。



抗战期间,“南陈北张”或南下,或北上,“南陈北张亦是南张北陈”。抗战胜利后,张雪门致力于被日本奴化的台湾教育,身体越来越差——脑病,眼疾,手脚不灵,几乎失明,半身不遂;1951年,陶行知教育思想受到批判,陈鹤琴及“活教育”也被波及,1958年黯然离开院长岗位……即使饱受非议,陈鹤琴、张雪门依旧抱持热爱,“年来心似秋光淡,却忆西山一片红”,“我就是活教育,活教育就是我。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




话剧结束后,观众刘松萌感慨道:“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关于学前教育家的话剧,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也被陈鹤琴、张雪门两位教育家的不忘初心、心怀大爱的教育家精神所震撼,作为一名未来教师,这也引发了我对自己的教育初心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传承教育家精神,凝聚青春力量。本次华大青年美育思政课主题团课展演《南陈北张》通过“美育思政+戏剧展演”的形式生动再现教育家故事,引导华师师生积极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推动华大青年学习榜样品质、汲取前行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图文记者:陈诗涵 刘雅欣

网站编辑:赵梓名

审读人:王璐 刘雅欣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