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陈子祎 王伦琪)2024年10月23日12:30,教育学院第五十六期学术午餐会在田家炳教育学院601报告厅顺利举行。教育学院青年教师徐伟琴博士作题为《“留”还是“流”——大学生专业逃离行为的形成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师生代表80余人参加,会议由欧阳光华教授主持。
徐伟琴聚焦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对录取匹配度的影响。通过量化分析方法,揭示了当前高考志愿填报中,受访学生一半以上倾向于采取“专业优先”的策略,且此策略对于提升录取匹配度具有显著正面效应,对当前存在的“学校优先,专业次之”的志愿填报倾向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提出加强生涯规划教育、深化招生录取方式改革、完善高校专业转换政策及其配套措施的应对策略。
基于此,徐伟琴深入探讨了大学生专业逃离行为的形成机制。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大学生专业逃离的“意愿-行为”模型,深入探究了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类专业的大学生所处的专业情境及其作用于专业逃离行为的路径。研究发现,专业逃离行为具有二维结构,受到专业逃离意愿的直接驱动;学生的专业-个人匹配感低和明确的核心期待缺口是激发专业逃离意愿的内在动力;有吸引力的目标专业和有效的自我调节策略是影响专业逃离行为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条改善人才逃离现象的路径:拓宽生涯指导渠道;完善招生考核机制;注重学情研判,激发学生专业热情。在未来研究中,徐伟琴提议将研究视角扩展至更广泛的年龄群体,并据此设计开发相应的量表工具。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困惑。围绕研究的前提假设的非理性因素、选取访谈对象的原因、专业选择满意度的动态变化、专业选择和院校选择的共同选择及二者的占比权重、专业逃离的外部原因分析、学科交叉融合下对待专业逃离的态度等问题,与徐伟琴开深入的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欧阳光华对这次学术交流活动做了点评,肯定了该研究选题的新颖性,同时就研究方法、概念框架和研究拓展等做了详细总结。至此,本期学术午餐会圆满结束。
摄影记者:陈子祎
文字记者:王伦琪
网站编辑:晏玉婷
审读人:田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