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动态
全球知名教育学家托马斯·波克维茨教授为我院师生做讲座
  • 来源: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
  • 发表日期:2025-07-08
  • 阅读次数:
  • 作者:赵鹏皓 秦睿 胡荣
  • 编辑:周文财



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赵鹏皓 秦睿 胡荣)2025年6月25日下午,我院“国际知名学者论坛”第一讲在田家炳教育书院901会议室顺利举行。全球知名教育学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课程与教学系终身教授托马斯·波克维茨(Thomas S.Popkewitz)作题为《教育研究的诉求: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研究中视角的创生与迷失》(Desire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How Sight is Created and Lost in American Progressive Education Research)的学术报告。陕西师范大学常亚慧教授,我院程红艳教授、周小李教授及硕博研究生代表30余人参加,讲座由教育史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先军教授主持。


波克维茨教授以知识社会学的独特视角,深入解构了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进步”本质,揭示了该思想在塑造社会等级秩序中的重要作用。他首先对讲座主题中的各个关键词进行了详细解析,对选题缘由、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逐一说明。随后,波克维茨教授深入剖析了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这些背景对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波克维茨介绍,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兴起,根植于工业化与移民潮的社会转型期。这使得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启蒙理性的技术崇拜、应对城市化危机的需求等多重矛盾元素。波克维茨教授提出: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在将教育作为社会改造工程的同时,不仅制造并排斥了“他者”,而且还使得“科学”从“理解世界的工具”变为了“理解世界的信仰”。由于科学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人们信仰的对象,因而这让人们愈发感到需要科学。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围绕某些概念界定、课程的性质、知识的形成等问题展开探讨,现场气氛热烈。活动最后,李先军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波克维茨始终强调“理论视角的开放性”,即便是不同研究者使用同一理论研究相同的事物,都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和观点。他建议与会师生学习波克维茨教授的批判精神和研究路径,深入思考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现象是如何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从而发掘出更具价值的研究课题。


波克维茨教授的这次讲座,用档案研究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为师生们深入理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教育研究带来了全新的理论思考方法。今后,我院将继续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着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



图文记者: 赵鹏皓 秦睿 胡荣

网站编辑:周文财

审读人:雷江华 徐添喜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