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宣传中心讯(记者 程三银 袁维 朱楠等 编辑 张萌)为庆祝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成立三十周年,特殊教育系于12月7日至8日特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
12月7日系列讲座于华中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大楼601室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刘全礼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邓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刘春玲教授先后主讲。刘慧丽教授、熊絮茸教授、景时副教授、彭兴蓬副教授、程三银副教授、苏慧副教授、朱楠副教授、孙玉梅副教授、林潇潇博士、宫慧娜博士、贾玲博士等学者与近百名本研学生代表参加系列讲座。
12月7日讲座现场
刘全礼教授的讲座主题为《常识的掌握是成为卓越特教人的基础——以物质意识观为例》。他基于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对掌握基本常识的看法。他认为,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学科常识是教师职业化、专业化的关键,厘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有助于如何认识特殊儿童。而在二者的关系上,他强调,特殊儿童是一般形态,这是基础;其次,特殊儿童是特殊物质与特殊意识的统一,这是我们态度的知识和力量源泉。刘全礼教授以生动形象的文本范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掌握基本常识的重要性,给与会学者以启发和思考。
刘全礼教授在讲座
邓猛教授的讲座主题为《社会理论视野中的特殊教育学》。他分享了自己对社会理论视野下残疾观的三点看法:残疾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残疾是社会的建构,是社会的不平等和社会机制的缺陷导致的;残疾越来越偏离医学问题,成为社会必须面临的挑战。
随后,他讲述了社会理论的三种基本类型——批判的、实证的和阐释的。
最后,他就如何基于社会理论理解特殊教育提出了四点建议:其一,从社会科学和理论角度对特殊教育进行哲学思考;其二,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分析特殊教育的本质特征、社会文化性;其三,从比较教育的视角出发探索融合教育理论;其四,从实证研究的方法着手形成本土化的融合教育模式。
邓猛教授在讲座
讲座结束后,邓猛和参会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就同学们围绕资源教师培养和融合教育实践情况的提问,他解答道,资源教师的培养是关键,要促进资源教师的“四专”——专业化、专门化、专职化、专家化,从而实现为特殊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目标。
刘春玲教授报告的主题为《上海融合教育实践探索》。
首先,她基于对上海融合教育相关文件的深入研究,将上海融合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从1989年到2006年,随班就读对象从刚开始的肢体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扩展到低视力、重听、轻度智力障碍、肢体残疾、学习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病弱儿童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少年。
第二阶段为从2006年到2010年,从扩大随班就读数量到提高随班就读质量进行了转变。
第三阶段为从2010年到2020年,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促进融合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两端延伸。
随后,她分享了上海融合教育的六大有效举措:建立专业支持服务网络、规范服务、建设队伍、延伸服务、关注质量、研究探索。
最后,她介绍了上海融合教育的三点展望——进一步拓宽融合教育对象、进一步规范融合教育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丰富融合教育实践研究。
刘春玲教授在讲座
12月8日系列讲座于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刘全礼教授、山东潍坊学院刘慧丽教授以及武汉市江夏区特殊教育学校王桂梅校长分别做了学术报告。
刘全礼教授作了题为《桂子山花香飘四海 华师大特教誉九州--华中师范大学特教专业30华诞断想:融合的视角》的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融合教育要有全球视野,特教和普教融合才是融合教育可取的技术路径。
刘全礼教授在作报告
刘慧丽教授对普教资源教室的功能做出了反思并提出了建议。
刘慧丽教授在作报告
王桂梅校长从江夏特殊教育学校反向融合的实践经验出发,对融合教育的成效进行了梳理,以及对未来融合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王桂梅校长在作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主任雷江华教授对融合教育论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融合教育的问题还有很多,希望此次论坛的召开能够引发与会学者的思考,更希望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师生能够在融合教育时代背景下勇于担当,不负使命。
文字记者:程三银 袁维 朱楠 张雯琪 张芷若 卢瑶
摄影记者:游坤 胡杨平 匡昱洁 曾滨懿
网站编辑: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