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动态
教育学院全国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开题报告顺利举行
  • 来源:教育学院宣传中心
  • 发表日期:2019-11-22
  • 阅读次数:
  • 作者:邢欢 刘丽伟 张萌
  • 编辑:张萌


教育学院宣传中心讯(记者 邢欢 刘丽伟 编辑 张萌)1121日上午9时许,教育学院全国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开题报告在田家炳教育大楼403室顺利举行。教育学院副院长蔡迎旗教授、副院长申国昌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欧阳光华教授等担任评议专家,社科处吴尉尉及教育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与此次活动。


本次报告共分两部分,分别由我院青年教师刘丽伟博士与邢欢博士作开题报告。


刘丽伟博士的报告主题为《基于PPCT模型的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的社会公共支持路径研究》,她先后就研究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结果等方面作了讲解。



专家组根据报告情况,经认真逐项评议后,形成如下意见:

1.课题选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0-3岁婴幼儿托育是我国现今的热点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聚焦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的困境与需求,结合布朗芬布伦纳的PPCT模型,构建我国0-3岁婴幼儿家庭公共支持服务路径体系,可以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2.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合理,方法得当,具有可操作性。课题采用混合研究范式,结合质性访谈数据和量化问卷数据,对我国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现状和支持机制现状进行调查,结合理论框架和文献,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公共支持路径模型。课题研究方案涵盖问题全面,对问题的思考很深入,思路清晰,可行性高。

3.人员分工和经费预算合理。研究进度规划具体、可行。课题负责人学术功底扎实,学术严谨,具备较好的科研能力和研究经验。课题团队结构合理,科学素养较高,且有充裕时间做好研究工作。课题的研究进程比较得当,时间节点清晰,经费安排比较合理,可以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




为确保该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专家组对课题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围绕研究主题,细化研究内容。针对家庭教养的社会公共支持包括各个方面,需要将其细化,逐项进行阐述,尤其是针对0-3岁婴幼儿家庭现有的公共支持措施。

2.要在该课题的理论框架体系的基础上,加强与实践的相互合作,切实开展实证研究工作,并及时做好总结分析。


邢欢博士的报告主题为《民国时期大学学术建制研究》,她先后就研究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结果等方面作了讲解。



专家组根据报告情况,经认真逐项评议后,形成如下意见:

1.课题选题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课题以民国时期大学学术建制的形成与演变为研究主题,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分析,试图勾勒民国时期大学学术建制形成与演变的过程,并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解释学术建制演变的现象,形成学术建制理论。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我国大学的早期历史,加深对现代大学及其制度的思考。同时,将有助于为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路径借鉴。

2.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合理,方法得当,具有可操作性。课题基于大量一手史料,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民国全国大学的学术建制进行研究,并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大学进行详细的案例研究。在方法论上,课题采用行动者取向,重视个人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研究方案细致,思路清晰,可行性较高。

3.课题人员分工、经费预算合理,进度规划具体、可行。课题分工基于课题成员的研究特长和已有积累,较为合理。经费预算和研究进度的规划符合课题研究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




为确保该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专家组对课题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1.史料是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建议进一步扩大史料的来源,尽可能挖掘相关史料,并做好史料的甄别。

2.研究重视个人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但在学术建制影响因素以及演变模型的建构中,应注意鉴别由个人以及其他原因带来的偶然因素。

3.进一步细化研究范围,精确界定核心概念。


与会专家及师生代表还就课题开展的其他方面进行了讨论,最后,与会专家与项目负责人合影留念,本次开题报告圆满结束。


 



文字记者:邢欢 刘丽伟

摄影记者 网站编辑:张萌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