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 (通讯员:胡家嘉 李青桂)5月15日,华中师范大学第三十五届“树人杯”艺术文化节—未来教师美育素养沙龙第三场在田家炳教育大楼905室举行。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袁海霞作题为“普通话正音及发声技巧”的讲座分享,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黄玉新、教育学院各年级本科生代表线下参与活动,教育学院2018级辅导员张萌主持活动。

袁海霞从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对普通话测试等级的要求开始谈起,就普通话测试中不同题型的重难点进行介绍,点明了普通话正音对师范生培养发展的重要意义。
为了使同学们进一步熟悉普通话发音规律,袁海霞邀请在座同学朗读往年普通话测试的真题案例和绕口令,并对出现的常见发音问题进行校正。她表示,地方方言造成的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音混淆是讲好普通话的“老对手”,需要同学们多加练习才能克服。

在进行普通话发音技巧的分享时,袁海霞谈到:“我们在平时的普通话练习中不用掌握很多理论知识,只需要能够明白在朗读示范材料中为什么会出现‘音变’等技巧即可。”她还特别强调,在普通话测试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自然得体的状态,身心放松稳重,才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成绩。

袁海霞针对同学们在普通话练习中遇到的瓶颈与疑惑做了相关解答,有助于同学们更加准确、高效地进行练习。此次活动帮助教院学子强化了对普通话正音、发音的规律技巧的认识,有利于深化教院学子对音韵美、节奏美的感悟,为同学们日后讲好普通话,进行普通话测试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于师范生技能素养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图文编辑:胡家嘉 李青桂
网站编辑:朱路齐
审校人:刘雅欣
审读人:黄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