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科教育 > 教育学专业 > 正文
教育学专业
思维碰撞探教学新路径 文心研讨启语文新篇章——华师教育学院实习生观摩华师附小语文文心组第五次研讨活动纪实
  • 来源: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
  • 发表日期:2025-04-24
  • 阅读次数:
  • 作者:周姁 杜涵超
  • 编辑:杨彤彤

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周姁 杜涵超) 4 月 15 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办语文文心组第五次研讨活动。区域专家、高校学者、华师附小及昆明市一线语文教师、教育学院实习生共同参与,聚焦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阅读教学策略,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新路径。



活动以张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语文课《要下雨了》开场。课堂紧扣学生认知与学习特点,以 “听说读写” 为主线,通过趣味情境导入、分角色朗读等环节,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氛围活泼温馨。



授课结束后,张紫怡老师进行说课,分享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解析 “情境创设 — 初读课文 — 品读语句 — 学写生字” 四大教学板块,同时总结课堂三大亮点:分层朗读攻克难点、联系生活助力新知学习、双线融合推动素养落地。同时,她也直言不足,提出未来需加强朗读指导、深化拓展延伸环节,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文心组核心成员蔡兰芳老师从指导教师的专业视角分享了备课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蔡老师表示“独行快,众行远”,每一节优质课的背后,都离不开团队的智慧与帮助。


原武汉市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武汉教科院罗昆霞主任对研讨课进行专业点评。他高度认可课堂设计精妙、课件运用充分,肯定其在锻炼学生朗读、识字、书写能力上的成效。同时,罗主任也指出改进方向,强调教学活动设计应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做到 “少问精讲巧引入,多读多写多训练”。


学院姚林群教授从理论高度指引路径。她鼓励语文老师发掘自身特长,形成个人教学亮点。课堂内容方面,她强调语文教学要扎根生活土壤,厚植文化根脉,突出语文的“文化味”。


随后,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长郑玮老师结合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抛出 “AI 如何更好融入课堂” 的疑问;彭颖老师则就 “教学中如何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表达困惑。专家们针对问题各抒己见,从理论与实践层面给出专业建议,为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提供新思路。





活动尾声,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甘爱民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总结。她以 “人气旺、氛围浓、规格高、效果好” 高度肯定文心组活动成果,并鼓励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形成特色。同时,她期望老师们持续深耕学习任务群教学,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


此次研讨活动通过多环节紧密衔接,让教师明确方向,实习学生积累经验,助力打造更优质的语文课堂。此次研讨活动通过多环节紧密衔接,让教师明确方向,实习学生积累经验,助力打造更优质的语文课堂。



图文记者: 杜涵超 

网站编辑:杨彤彤

审读人:郑刚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