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科教育 > 特殊教育专业 > 正文
特殊教育专业
特殊教育专业第四期“学术活动周”顺利举行
  • 来源: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
  • 发表日期:2024-05-13
  • 阅读次数:
  • 作者:郑温倩
  • 编辑:张冉

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郑温倩)5月10日,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学术活动周”第一次质性研究专题讲座在田家炳905室开展,特殊教育系教师韩晨、苏慧、孙玉梅、袁维及特殊教育专业与融合教育专业本研学生参加。


韩晨作《特殊教育质性研究概述》专题分享,围绕质性研究的定义、理论基础、特点、常见的质性研究类型以及操作流程等方面,介绍了质性研究在特殊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以及重要性,旨在为特殊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提供质性研究方法指南。



韩晨从质性研究的方法与本质两个层面介绍了质性研究的定义,分析了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两者间的区别。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对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论述,帮助学生对质性研究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对质性研究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韩晨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放在一起,讨论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区别。在学生对质性与量化研究各自的特点有了一定的理解后,介绍了质性研究的特点和常见类型。


在此基础上,韩晨介绍了质性研究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五个步骤:界定研究问题、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理论建构、撰写研究报告。她强调,不同于量化研究,质性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进而建立起适用于某一特定情境中解释特定社会现象的理论。


韩晨邀请同学们谈论自己对质性研究的困惑以及对后续讲座的期待。



苏慧就质性研究中是否需要理论基础这一话题与现场师生进行讨论。随后,多名学生对质性研究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和信效度如何保证等问题向老师们请教。韩晨认为,质性研究不是谈论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以解释性的、描述性的信息来分析相关社会现象,以此探讨社会现象深层次原因。苏慧提出,质性研究也可以通过情境的具体描述、三角互证、同组论证等方式来提高研究的效度。



在讨论交流环节,老师们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自己的研究问题,并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本次质性研究讲座活动圆满结束。



图文记者:郑温倩

网站编辑:张冉

审读人:田友谊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