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陈星妤) 5月30日晚,教育学院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系列讲座第五期于八号楼8207教室顺利举办。我院邀请到了北京市海淀区特殊教育中心主任王红霞作题为“适宜调整:融合教育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的讲座,我院融合教育专业全体本科生集中于8207教室聆听讲座。本次讲座由2103班胡鹤颜同学主持。
王红霞从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引入,总结了案例中学校为帮助孤独症儿童融入班级采取的策略,并向参与讲座的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特殊儿童融入班级有哪些困难?融合教育课堂教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教学有何联系与区别?如何理解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施?融合教育课堂教学实施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针对最后一个问题,王红霞作出了详细的阐释。融合教育课堂教学实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教学环境,营造良好氛围;调整教学目标,实现公平可及;调整课程内容,促进深度融合;调整教学方法,提升参与水平;调整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进步。
在“调整教学目标“方面,王红霞强调要以儿童为中心,在精准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让学生公平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王红霞还借助几个案例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学情分析的步骤。
她指出,教学目标的调整有“增”、“减”、“替”三个方面。“增”即增加目标的适度和支持的策略;“减”即降低目标的难度,减少目标的要求;“替”即根据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替换教学目标。
在“调整课程内容”方面,王红霞特别谈到了课程调整的四原则:最小调整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保持课程内容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提供相关资源与支持。
最后,王红霞向同学们分享了融合教育课堂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其中,她特别介绍了任务分析法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实施。第一,根据任务的目标,确定划分为几个步骤;第二,如果有步骤遇到困难,需要对任务目标进行再分解;第三,实施的过程应配合示范、讲解等。
本次讲座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十分丰富,可谓“干货满满”,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搭建课程与教学调整的学习和思考框架,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宝贵的参考经验。
图文记者:陈星妤
网站编辑:崔馨语
审读人:彭兴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