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王伦琪)2025 年 5 月 15 日上午,为深入落实公费师范生培养机制改革要求,扎实推动“两证分离”政策有效实施,研究生院副院长曾艳梅、质量管理办公室么梦佳一行莅临教育学院开展专项调研。专题调研会在田家炳教育书院 403 会议室举行,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苏春艳、副院长田友谊,王任梅、朱楠、陈梦雨、甘安虹等老师参与调研。会议由田友谊主持。

曾艳梅详细介绍了“两证分离”的政策背景,强调指出,针对延期未毕业的公费师范生,学校将于 2026 年启动清退程序,要求辅导员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工作,完善学生联络机制,对学生反映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回应,针对个性问题实施专项突破,提高工作效率。
朱楠汇报了特殊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两证分离工作推进情况,指出面对在职学生论文撰写困难的突出问题,导师组积极实施导师“一对一”帮扶机制,通过优先分配优质师资、共享丰富学术资源等方式,全力提升论文指导实效。
王任梅汇报了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两证分离工作推进情况,介绍了导师组采取动态调整导师匹配、定向推送论文写作资料等一系列有效举措,持续跟进学生学业进展。
甘安虹在会上反映,退学手续办理过程中存在流程繁琐、单位证明难以获取等实际问题,建议对超期学生简化审批程序,以提高工作效率。针对部分学生中途变更证书申请意愿的情况,在合规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同时对后期申请双证的学生保留弹性空间。
苏春艳提出三点针对性建议:其一,强化政策穿透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进一步深化政策宣传,同时组织“返校日”等特色活动,切实增强学生对政策的感知度;其二,建立动态数据库,精准掌握学生职业流动、在岗状态等关键信息,并与用人单位协同合作,形成高效的“公对公”推进机制;其三,积极探索预警约束措施,不断完善学业督促长效机制。
田友谊强调指出,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常态化沟通交流,严把论文质量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建议将“两证分离”政策解读纳入新晋导师培训体系,提升全员育人效能,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本次调研会对“两证分离”政策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为下一阶段优化管理服务路径、确保政策平稳落地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框架。教育学院将持续深化公费师范生培养机制改革,致力于构建涵盖公费师范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培养高素质的公费师范生、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
图文记者:王伦琪
网站编辑:周佳瑶
审读人:田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