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研工动态 > 正文
研工动态
“荷”你成长 童梦起航:2023年“彩虹行动”暑期社会实践鄂州队开展地方文化特色课程
  • 来源: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
  • 发表日期:2023-07-21
  • 阅读次数:
  • 作者:徐俊琳
  • 编辑:赵梓名

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徐俊琳)“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个夏天,来自桂子山的十四名志愿者来到了坐拥万亩荷塘的“荷花之乡”,给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特色课堂。7月21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彩虹行动”暑期社会实践鄂州队立足于蒲团乡横山中心小学的地理优势,以发展学生特长、贴近实际生活、激发学习乐趣为宗旨,为横山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特别开设了荷花主题的系列课程。

 

图为横山村荷花田

 

“微雨过,小荷翻。” 7月21日上午,荷叶上的雨水还未完全褪去,志愿者们便早早来到教室准备今日的特色课程。本次荷花主题的系列课程充分结合蒲团特色、利用本土资源,主要包括赏析荷花诗文、描绘荷池美景以及抄摩经典词句三个部分。

 

“小荷才露尖尖角”——初悟荷花情

 

课程伊始,实践队员李郭琳利用一个小谜语巧妙地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荷花。随后,通过荷叶以及荷花池的照片展示,让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所见,回忆荷花的特征及与荷花有关的诗词、课文等。由于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荷花之乡”、与荷花共成长,现场讨论热烈,同学们发言不断。


图为孩子们学习经典荷花诗词

 

紧接着,李郭琳将同学们的注意力聚焦至宋代杨万里所写的《小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由泉眼、细流、荷叶、蜻蜓等构成的小池风物图,充分体现了自然万物间的亲密和谐。由老师带领同学们朗读诗句并深入品鉴,在愉快而又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同学们的学习兴致十分高昂。

 

“映日荷花别样红”——细绘荷花美

 

诗词赏析环节结束之后,李郭琳向同学们展示了几幅美丽的《小池》画卷,邀请同学们一起进行《小池》的创作。在创作之前,志愿者为同学们分发了绘画用品,还在讲台上摆上了几朵现摘的荷花、莲蓬作为参考。在创作过程中,李郭琳一边在讲台上示范,一边鼓励台下的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展示画作

 

“老师,我还想画一只青蛙。”“老师,我觉得荷叶应该是这样画。”“老师,荷花也可以是白色的。”……关于荷花的创作,同学们冒出越来越多的想法。这些创意不仅是因为教师的引导和诗词的启发,更是源自孩子们生长的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这一群天真淳朴、善于观察的孩子,也为他们留下了荷香远溢的童年回忆。在本节课的最后,同学们都完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小池》画作。

 

图为孩子们自己创作荷花图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摹写荷花词

 

在荷花主题的绘画基础上,志愿者叶明曦进一步带着孩子们进行书法创作,以丰富和完善绘画作品,加深他们对诗词意境的体悟。叶明曦首先将《小池》中的生僻字、词重点讲解,随后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示范。待孩子们基本掌握全诗的书写之后,叶明曦又引导学生在画作的留白之处用铅笔规范摹写诗词。最后再用钢笔将铅笔字描写工整,一幅幅“题诗画”便完成了。


图为志愿者教孩子们摹写诗词

 

荷花主题的系列课程接近尾声,同学们都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作品,留下了开心的合影。地方文化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将地方文化与中国传统诗词相结合,能够加深孩子们对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锻炼艺术表达的能力。彩虹实践队的队员们通过课程活动与地方文化元素的融入,探索了中华民族特色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融合互助的新形式,激发了孩子们关注地方文化,认同地方文化并热爱地方文化的激昂情感,培养和促进了当地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图文记者:徐俊琳

网站编辑:赵梓名

审读人:张萌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