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程靖姗 任月明 张可润 邓妙 赵蒙蒙 刘琰)荷花映日、杨柳扶风、麦田似浪,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彩虹行动”暑期实践队襄阳队在风景如画的湖北省襄阳市张家集镇何岗村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暑期支教。十天里,支教队员们同留守流动儿童们相遇、相知、相伴,为他们播撒下梦想的种子,打开通往新世界的窗口,留下了一段美好难忘的回忆。在何岗村的所见所闻也在队员们的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一:孩子们在实验课上的笑脸
支教乡村感童真
在结束支教后,队员张可润感慨道:“乡村里的小朋友和城市里的小朋友一样,同样拥有这个年纪该有的童真、活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对未来的憧憬、向往与梦想。”
图二:孩子们在舞蹈课上认真学习
何岗村的孩子们没上过音乐课,日常生活中不常听歌或唱歌。在志愿者邓妙的音乐课上,学生们最初不敢开口跟唱,也不愿意与老师互动,但是后来逐渐变得勇敢自信,开始放声歌唱。学习手势动作时,手忙脚乱却全情投入。“班级里年龄大的孩子们虽然总是一副不在乎的样子,但我发现他们也在偷偷地努力学着。我猜他们内心其实和其他孩子一样渴望关注、追求上进吧。”志愿者邓妙说。
图三:孩子们在舞蹈课上的笑脸
温暖真情启童心
志愿者张可润在实践后的感悟中写到:“我所希望看到的课堂,不是孩子们死气沉沉、怯懦害羞、不敢展现自我的课堂。而是孩子们开朗、积极、热烈地参与、表现的课堂!在我看来,他们和城市里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同样聪明、善良、对于世界充满好奇。可他们的世界却很小,小到骑20分钟电动车就可以环绕一周。”她教给孩子们的舞蹈律动中有一句歌词是:“要数一百,先数一二三。”她想借由歌词向孩子们传递力量,告诉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不敢行动的孩子们——成长和进步都需要时间和积累,表达需要勇气,生活需要感恩,进步需要积累。
图四:孩子们围坐着听志愿者刘琰讲故事
城乡携手促公平
村里的孩子们没有电脑,没有娱乐,没见过一直换芯的新式钢笔,没见过可以触屏的电子白板,见过的只有头上苍茫的天空,脚下黄黄的厚土以及那总是黢黑的手掌。而教育应该为每个孩子打开一扇面向世界和未来的窗口。队员们在支教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与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思考如何给予乡村教育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如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如何真正改变乡村教育的现状,让孩子们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队员们每一天都备好课、复好盘、调好研,有一份光,发一份热,接过前人的接力棒,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播撒遍神州大地。十天的支教时间并不长,但队员们在孩子们和自己的心里都播下了名为希望的种子,期待着有朝一日这颗种子能够生根,发芽,或是长成参天大树,或是开出一朵花。
图文记者:程靖姗 任月明 张可润 邓妙 赵蒙蒙 刘琰
网站编辑:张萌
审读人:苏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