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董洁)为更好开展“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项目,跟进数字支教服务地评教反馈工作,7月7日,华教学堂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宣恩一中开展社会实践,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辅导员陈梦雨、华教学堂指导老师李英祺带队,华教学堂17名志愿者参与。
实践队抵达宣恩一中支教驻扎点后,迅速投入到了解实地情况、联系学生、清点教学物资等准备工作中。

当晚,经过短暂休整,队员们随即在宣恩一中407教室召开了简洁高效的备课会议,对后续教学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与细致安排,确保后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开展备课会议
温暖相遇
7月8日一早,实践活动在宣恩一中和康庄社区两个教学点同步启动。
1.宣恩一中驻扎点
在宣恩一中教学点,实践队围绕红色教育、心理团辅、手工制作等内容,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程。课堂上师生互动热烈,气氛活跃融洽,孩子们沉浸其中,学习热情高涨。


2.康庄社区驻扎点
在康庄社区教学点,实践队首先对教学场地进行了精心布置,营造整洁有序的课堂环境。随后,队员们带来了趣味科普课程“认识身体”,通过生动讲解与互动,引导孩子们了解眼睛、耳朵、手脚等身体部位的功能,有效增强了孩子们的健康意识。课堂氛围融洽,孩子们兴趣浓厚。


课堂剪影
实践心语
1.来到宣恩支教的第一天,我没有想过,几个陌生的孩子会这么快走进我的心。有人悄悄把糖果递给我说“老师送你”,有人在课后拉着我问“老师明天还来吗”。原来,只要足够真诚,回应就会悄悄发生。作为一名教学志愿者,我知道我能带给他们的并不多,但我愿意用尽全力,把陪伴和温暖留在这段短暂的时光里。接下来的日子,我会继续走近他们的世界,也把这一份纯粹和勇气,藏进我自己的心里。
——华教学堂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 董洁
2.初次与宣恩的小朋友们见面,内心有些紧张,也充满了期待。陌生的环境、第一次站上讲台,让我不免忐忑,但随着课堂的逐步推进,以及和孩子们的交流渐渐展开,原本拘谨的氛围也慢慢变得轻松起来。景芮、一鸣和忆楠三位小朋友在课堂上尤其活跃,面对问题时眼神坚定,回答时充满热情,甚至还会主动分享自己的小想法,带动了全班的氛围。这样的回应让我感受到教育的温度,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努力的信心。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能够通过更多互动和鼓励,让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在课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成就感。
——华教学堂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 李玉婕
华教学堂暑期实践队秉持“立足宣恩、服务宣恩、助力宣恩”的初心和使命,再次深入宣恩。在延续“数字支教”线上助学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团队结合线下教学不断探索创新,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适宜、更有效的教育支持。未来两周,我们将继续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责任感,与宣恩的孩子们携手同行,谱写这个暑假最温暖动人的篇章!
图文记者:董洁
网站编辑:周文财
审读人:苏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