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郭淼玲)7月15日,华教学堂2025年暑期实践队赴湖北省宣恩县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调研。队员们走进伍家台茶园与仙山贡水景区,通过实地走访、文化体验、产业调研等形式,深入了解宣恩县以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感受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非遗赋能产业兴,茶香千年促振兴
宣恩县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茶叶产区之一,其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传承。实践队首站来到伍家台贡茶文化展厅,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陈列和制茶工艺演示,系统了解贡茶从古代皇室贡品到现代富民产业的演变历程。队员们在茶艺师的讲解下,品鉴当地特色茶叶。

沿“云中茶道”拾级而上,队员们步入伍家台茶园。层层叠翠的茶垄随山势起伏,驻足亭中凭栏远望,连绵起伏的茶园如同一幅巨大的绿色织锦铺展在眼前,壮阔风光令人叹为观止。队员们真切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文旅融合的创新路径,正为伍家台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贡水河畔话团结,民族共筑中国梦
夜幕下的仙山贡水景区,向实践队员们展示了另一幅动人画卷。从横跨贡水河的文澜桥出发,沿河两岸的灯光秀与民俗市集相映成趣;墨达楼雄踞河畔,将土家族吊脚楼与侗族风雨桥的建筑美学融于一体,展现着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勃勃生机。通过实地走访观察,队员们深入领略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感悟与理解。
此次宣恩之行,让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伍家台以茶为媒,将传统茶文化转化为产业优势;宣恩县城以水为脉,促民族团结绘就发展画卷——这些生动实践为青年学子提供了读懂中国乡村的鲜活样本。
华教学堂实践队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立足宣恩特色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数字支教等方式,策划“非遗进课堂”系列课程,让千年茶韵激荡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入教育动能。
图文记者:郭淼玲
网站编辑:阙梦佳
审读人:苏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