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诗韵寄情·共话春思——润心工程班级开展清明诗会主题活动
  • 来源: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
  • 发表日期:2025-04-01
  • 阅读次数:
  • 作者:孙宁 晋春阳 吴思畅
  • 编辑:张冉

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孙宁 晋春阳 吴思畅)清明雨落,春意盎然。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青年学子对清明诗意的理解,润心工程班级于3月30日在田家炳教育书院601室成功举办“诗韵寄情·共话春思”清明主题诗会,班级全体成员参与,辅导员史磊出席此次活动。活动历时一小时,现场诗意流淌、才情迸发,同学们以诗会友,以情寄思,共同编织了一场充满文化底蕴与人文温情的春日雅集。



经典诵读启诗韵,集体吟咏诉衷情

诗会在全体同学齐声诵读经典诗篇中拉开帷幕,伴随着悠扬的古琴背景乐,同学们饱含深情地诵读了杜牧的《清明》与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寒食非长非短夜,春风不热不寒天”,诗句瞬间将现场带入千年前的清明意境。这一环节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诗词的韵律之美,更唤起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共鸣。


“才情大爆发”以两大创意挑战点燃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即兴创作挑战中,参与者随机抽取“春雨”“故人”“折柳”等关键词完成短诗金句创作。孙宁“雪映月,枯藤小桥津,十年短,恋恋忆乡关”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乡愁;李宛林以上早课为灵感创作的小诗同样赢得满堂喝彩。



紧接着的飞花令对决将气氛推向高潮。以“春”“柳”“思”为令,同学们展开诗句接龙。“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经典诗句信手拈来,更有同学巧妙化用诗词,展现深厚积累。


文化竞答趣互动,知识碰撞长见识

“文化知多少”竞答环节,以趣味问答形式普及清明节俗与诗词冷知识。“柳枝在清明习俗中有何寓意?”“清明节又称什么节?”等问题引发热烈抢答。其中,多选题“清明节别称”竟难倒多数同学,最终正确答案(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三月节)由班长揭晓。



以诗会友,共赴春日之约

清明不仅是诗意的载体,更是情感的寄托。在“心声寄远思”环节,同学们纷纷提笔,将对亲友的思念、对春日的感怀书写于“诗意小白板”。卡片上,“愿春风捎信至故里”“外婆的槐花香,是清明的味道”等真挚语句,让现场弥漫着淡淡的感怀。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仍围在“诗意小白板”前品读寄语,或三五成群讨论飞花令的妙句。接下来,班级计划将此类文化活动常态化,让诗词成为青年学子传承文化、表达情感的桥梁。




文字记者:孙宁

摄影记者:晋春阳 吴思畅

网站编辑:张冉

审读人:王璐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