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教育之约”思政讲堂:郑晓边教授与教育学院青年学子促膝相谈生涯发展与幸福力
  • 来源: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
  • 发表日期:2025-06-17
  • 阅读次数:
  • 作者:李珂瑜
  • 编辑:张冉

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李珂瑜)6月15日晚,“教育之约”思政讲堂在田家炳教育书院601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关工委和教育学院主办,特别邀请到了教育部关工委“五老”报告团首批聘任专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郑晓边教授,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未来教育家成长之路——与大学生促膝相谈生涯发展与幸福力”的精彩讲座。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璐、2022级辅导员罗楠及2022级教育学专业与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讲座中,郑晓边教授从教育家精神展开,详细阐述了幸福力的内涵及其对大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幸福力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个人内在心理素养的综合体现,包括情感力、认知力、健康力等多方面。他强调,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不仅要自身拥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肩负起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



在探讨如何获取持久幸福力的过程中,郑教授引用了塞利格曼的幸福公式,并详细解读了其中的幸福五元素,鼓励学生们通过培养自身的品格优势,来提升个人的幸福持久度。郑教授还结合自身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生动的案例,与学生们分享了未来教师的心理成长路径。他提出,未来教师应具备对人生和教育的积极心态、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观、情绪的自我调控与管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心理辅导技能。他特别提到,大学作为社会的灯塔,应成为师生与民众的思想之光,引领社会风气的正向发展。



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积极提问,郑教授耐心解答了关于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创造师生共享幸福、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压力等问题。他以自身在教育督导工作中的经历为例,鼓励学生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心态,并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郑教授的精彩讲解,他们对幸福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未来教育家的成长之路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此次讲座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发展与探索。


2022级本科生高福眀:郑晓边教授在讲座中提到,幸福不只是正向情绪或满意度,还应包括对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对终极意义的追求,并引用塞利格曼的幸福五元素理论,认为幸福是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目的、成就的综合心理能量。教育本身也是在回答这五元素,指向对幸福的追求。教育重视主体间良性互动、循坏互促的积极关系建立,通过感知、共情、对话、交流、建构,师生能在过程中体验幸福,在结果时享有幸福。


2022级本科生刘琰:郑晓边教授堪称华师的活化石,他向我们讲述了很多关于华师教育学院的故事,同时对我们教院学子充满着期待。同时郑教授教授了我们“五心十法”,帮助我们提升幸福感。听完郑教授的讲述,我十分自豪自己是一位教院学子,也更希望自己之后可以成为一位郑教授口中的幸福的正能量的教育家!


2022级本科生崔申雨:郑晓边教授分享了自己关于父亲节的理解和感悟,也阐述了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为师范生未来协调家校合作、家校交流提供了新思路新想法,同时也开启了以教师视角解读亲子关系和新角度,最后也真诚祝福了天下所有关爱孩子的父亲与关爱父亲的孩子,让大家颇为动容。



图文记者:李珂瑜

网站编辑:张冉

审读人:王璐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