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研动态
教育学院“学在田楼”166期讲座——高宝立:教育学术论文的质量提升
  • 来源: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
  • 发表日期:2025-03-27
  • 阅读次数:
  • 作者:詹思迪
  • 编辑:杨彤彤

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詹思迪)2025年3月26日下午,教育学院“学在田楼”166期学术讲座在田家炳教育书院905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教育学术论文的质量提升”,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教育研究》杂志原总编高宝立教授主讲。讲座由教育学院院长雷江华主持,学院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讲座。



高宝立基于研究方向、学术视野、专业理解、科研认知、写作规范和个人追求六个方面阐述了教育科研论文撰写的提升要点。他强调在科研工作中要明确方向,深刻认识教育科研的特殊性,做到创新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促进文化交流和丰富智慧,同时建议学院师生拓展学术视野,从多方面把握教育问题,既要系统学习学科知识框架,又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资讯,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研究成果的同时体现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


针对论文写作,高宝立指出论文的题目表述应当具有吸引力,关键词的选择要代表学术概念,论证要有一以贯之的理论思路和框架,语言的表达要严谨、精准等。他鼓励学院师生将学术写作转化为研究乐趣,找到学术写作的良好感觉,积极培养认同感、参与感、责任感和幸福感,将研究问题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厘清问题的逻辑关系,并通过不断追问与反思实现学术突破。


在提问交流环节,在场师生积极参与互动,围绕“选题细化程度”“期刊及毕业论文摘要异同”和“教育学研究生投稿”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高宝立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详细回应并辅以具体事例,在场师生深受启发。


雷江华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此次讲座既高屋建瓴又细致精微,具有深刻的启发性。他鼓励在场师生按照讲座内容在学术思想上应做到“新”“宽”“深”“严”“美”“通”,在学术写作上要做到“新”“准”“细”“严”“实”“活”,希望在场师生能在后续工作学习中写成更好的文章,成为更优秀的学者。



图文记者:詹思迪

网站编辑:杨彤彤

审读人:雷江华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