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校友天地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
郑波:踏浪前行风正劲,不负韶华争朝夕
  • 来源:校友工作办公室
  • 发表日期:2022-03-25
  • 阅读次数:
  • 作者:陈祯盈
  • 编辑:赵依梦

 

  个人简介:郑波,男,中共党员,理学博士。1991年至1995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1995年至1998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历任中国平安集团组织人事部高级经理,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公司董事总经理,现任博时基金公司董事会秘书、首席人才官。

 


11E2C



古人以为学,终身以之俱


  求学路漫漫,且行且思索。郑波先生于199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后因品学兼优,由院系推荐免试攻读本系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与心理测量;199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攻读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6月以中国科学院优秀毕业生身份获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在大学求学期间,郑波先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大量的社会实践,即学即用,既提高了综合能力,也积累了实践经验。1995年,他担任华中师范大学1992级本科学生实习指导教师;1995年至1997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讲授管理学院专升本函授课程《管理心理学》;1995年至1998年,讲授华中师范大学专升本函授与小学教育自学考试辅导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1996年,在湖北省供销学校讲授《营销心理学》;1997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讲授心理系本科课程《心理学研究方法》,并辅导心理系硕士生课程《SPSS软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求学期间,郑波先生就积极参与多个学术课题研究。1995年,他成为国家级课题《三峡库区移民社会心理研究》的主要成员;1997年,他与“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联合进行中国职工思想动态调查工作,同年参与湖北省省级课题《小学生主体性调查研究》的科研工作;1998年,他作为研究组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语句韵律特征生成和识别模型”;1999年,他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三级子项目“汉语语音合成的韵律模型和算法研究”主要研究工作;2000年,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话语结构、信息与韵律特征”的研究工作,并于同年参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摩托罗拉公司TTS(计算机文语合成)研究,担任研究组负责人……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于各大刊物发表了十余篇学术论文,硕果累累。其中《自我职业选择测验(SDS)的试用报告》获1996年“全国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咨询与辅导学术研讨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ACT职业兴趣问卷修订报告》获1996年“湖北省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时光不负有心人,星光不负赶路人。在大学学生时代,郑波先生就曾多次荣获“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三好学生”、校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优秀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心理咨询员”等称号,还曾获得“湖北省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研究生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地奥奖学金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回望求学路,虽久矣却仍历历在目,学路漫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砥砺深耕,笃行致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郑波先生参加工作以来,勤恳敬业,工作成绩突出,在平安集团任职期间,曾被评选为“2001年度平安人力资源先进个人”、“先进人力资源工作者”称号。2002年入职博时基金至今,已经从一名薪酬经理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期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被评为优秀管理者、优秀共产党员,多年连获勤勉工作奖、最佳服务奖等荣誉称号。


  任重而道远,唯有砥砺前行。郑波先生毕业后即投身于保险、基金等金融行业,有着丰富的公司管理经验,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职业指导等有较多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他曾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职业导师,目前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职业发展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MBA、EMBA面试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CHO100会员。“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郑波先生作为职业经理人对招聘单位的承诺,更是对自己勤奋工作的鞭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郑波先生一直秉承且学且行且思理念,二十余年的工作历程让他在公司治理、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和企业管控模式设计、企业股权激励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2022年1月,他参与合著《治理的力量》一书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其本人也兼任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会副会长。


  踏浪前行风正劲,不负韶华争朝夕。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是为了让生命之旅能开出最美之花。



图文记者:陈祯盈 戴逸文

网站编辑:赵依梦

审读人:黄玉新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