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校友天地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
武明恩:坚守常青心长青
  • 来源: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
  • 发表日期:2022-05-14
  • 阅读次数:
  • 作者:陈祯盈
  • 编辑:朱文凌


个人简介:武明恩,男,汉族,湖北恩施人,中学正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至1998年完成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现任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受聘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9年,武明恩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顺利地完成了教育系的本科学业,走进原武汉市第一师范学校,担任起班主任和学生处副主任等职务;1997年,他重返华师教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教育管理专业方面学习与研究;2001年,他踏进了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担任了该校的校长,至今仍坚定地守卫在这所年轻的学校。


作为校长,武明恩为常青一校的建设和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他不断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升,于2005年赴新西兰参加校长培训学习,并于2010年赴英国参加教育督导培训学习。就是这样一位鞠躬尽瘁、内外兼修的校长,带动学校向教育现代化腾飞发展。


学校文化建设,家园繁荣发展


一个个课堂组成一所学校,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具核心、最具魅力的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烙印最深的精神要素。武明恩注重课堂文化的建设,带领全体教师一起探索创建“主体性课堂文化”,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为了使这样的教育理念进一步落实,武明恩指导教师们针对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出“四步、八环”的操作策略。同时,武明恩也非常重视教研,通过组织学校教师开展系列活动,以“立模、说模、观模、评模、炼模、定模”这六个步骤来完善教师构建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是他与全体师生共建课堂文化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更是他在探索学校文化建设之道时挖掘出的宝藏。


常青第一学校位于武汉市人口数目众多的住宅小区内,社区资源繁多丰富,社区文化开发性强。在学校文化和社区文化该如何相互促进发展这个问题上,武明恩认为:“学校应该建设成为社区文化的高地,引领社区文化发展的方向。一个教师影响一批学生,而每一位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千千万万的学生就影响一个社区、一座城市。故而,我们要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合格的社区小公民,并去塑造、引领社区文化。基于此,常青一校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主体发展德育模式,建立“学校—社区联动服务”机制,并与社区管委会实行联动机制,同时广泛吸纳社区资源,为学生发展创造和谐的社区环境。学生在大量的社区实践活动中提升能力,在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中崭露头角,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谈及学校的繁荣发展,武明恩功不可没。作为一个要兼顾考虑小学部、中学部、金银湖中学三个学区协同发展的校长,武明恩既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也注重建立起学校与社区之间的文化纽带,坚持以民主、开放作为底色,让学校教育“活”起来。由此,武明恩也获“武汉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夯实特色办学,优化育人之道


“应以不同学生自主、全面、持续、充分的发展为根本。”这是武明恩在学校办学方面的深刻感悟。常青一校是武汉市教育局直属管理的九年一贯制示范学校,如何发挥这种“小初相连”的办学体制优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开展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武明恩不断进行思考的重要问题。


武明恩认为:“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现代中国人,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现在的学校办学应该尝试国际化办学的新思路,由此,常青一校确立了“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现代意识、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未来人才奠基”的办学新目标,开启了“国际化办学、多元化培养”的新探索,形成了 “英语引领、二外并举、汉语推广”的国际化办学新亮点。


同时,武明恩在办学实践中,全力践行并不断丰富艺体教育,提出了“体育健康人生,艺术美化生活”的生态教育观,使艺体教育成为常青一校的鲜明特色。他认为,艺术和体育是塑造学生品性、气质、内涵,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生态教育观倡导下,常青一校每年都为省级示范高中输送几十名艺体特长生,学校也被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授予“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科研引领进步,教师相协成长


教学实践不停,教育研究不断。武明恩强调,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其重要性不可忽视。他亲自主持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子课题、湖北省教研室课题、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武汉市规划办“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武汉市教育局招标课题等多个课题项目,并以高水平通过结题验收。正是在科研方面孜孜不倦地探索,使武明恩获得了“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教育科研之星”等荣誉称号。


武明恩重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和深化。自1999年起,他就不断撰写论文,将自己在教学实践、科研总结方面的感悟形成一篇篇论文,发表于《中国教育报》、《湖北教育》、《成才》,并与全国各省市学者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武明恩主编了《反思天地》、《教学田野》(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倾听花开的声音》(武汉出版社)、《常青学报》、《教育科研论坛》等多部学术编著、学术期刊,为学者们提供了广大的交流平台和学术园地。


武明恩认为只有校长进步、教师成长,才能引领学校发展、落实学生培养。学校不仅为学生“成就和谐人生,创造美好未来”,而且要成就教师。因此,他十分关注常青一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认同感培养。他曾说:“我最关心两件事,一是学生在学校能否受到合适的教育、健康成长,二是教师在学校能否快乐工作、过上幸福生活。

近十年来,常青一校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骨干教师座谈会,举办教工文体活动、心智磨炼训练营、“月末茶话”,制订“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及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建立“教职工家庭档案”、教师“成长档案袋”、“年级组负责制”、分层评价激励机制,让教师们真正实现在职成长,教育质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与武明恩校长提出的探索性、创新性教师培养模式是密不可分的。


于华师成才,投身于广博世界。回望在华师的学习之旅,武明恩认为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华师人的大爱情怀,在这种熏陶下,他也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情怀,并在长期的学校工作开展过程中时刻谨记、身体力行。



已经校友本人审阅

参考资料:武明恩_百度百科 (baidu.com)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 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校长:武明恩 / 比乐族 (bilezu.com)

文字作者:陈祯盈

网站编辑:朱文凌

审读人:黄玉新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