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 首页 > 校友天地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
杨小微:铄懿渊积,继往传薪
  • 来源:校友工作办公室
  • 发表日期:2022-11-06
  • 阅读次数:
  • 作者:陈楠
  • 编辑:陈柯帆


个人简介:杨小微,男,1954年7月出生,湖北宜昌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1983届本科生、1986届硕士研究生。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在教学论、课程论、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学原理等领域成果颇丰,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多项。


家学渊博、书香濡染


杨小微出生于湖北宜昌市,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对他的影响很大。他的父亲曾在南京著名的国立交通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见识深远、善于思考。父亲竭尽全力支持子女的学业和生涯发展,常常对他们说:“你们将来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能走多高,尽力就是。”正是这句教诲让他深有所感,在后来的求学道路上孜孜不倦、努力进取。1970年,杨小微尚未满16岁;因家庭成分问题,他不能继续上高中,成了上山下乡的小知青。这段知青岁月尤其是当民办教师的经历,使得他深深根植下对农村、对学校的特殊情感。五年后,回到城市中的杨小微做过船工、电焊工,甚至还做过食堂管理员,不同的职业体验让他收获良多,也促使他一直思考自己的兴趣所在。直到高考来临,他潜心备考,在亲人的鼓励和辅导之下,终于被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录取。


结缘教育,幸遇良师


杨小微与教育学结缘的经历可以用“误打误撞”一词来形容。1979年秋,杨小微考入华中师范学院(后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一直十分热爱文学的他,最初填报的志愿是中文系,但当时的招考老师却非常看重他丰富的工作经验,执意将其收入教育系中。于是,他开始了在华中师范学院教育专业的学习,分别于1983年夏和1986年夏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2年,他在华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杨小微意外发现,不少教育学前辈居然也是“误打误撞”做了这一行。这一现象似乎说明教育学在民间认知度不高,少有人直奔而来;但也显示:教育学正是那“柳暗花明”之后的“又一村”。他渐渐坚信,教育学是因其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太高才“晚熟”的;作为晚熟的学科,它有很多资源可以借用,但又需在借用中时刻保持学科立场上的清醒。这种晚熟会让不少教育学者犯错又犯难,然而也正是这些错误和困难带来的挑战在催促着他们更快地成长。求学的过程中,杨小微受到了来自王道俊先生、旷习模先生、郭文安先生、叶澜先生等多位学者的影响。一路走来,他始终铭记恩师们的谆谆教诲,也携着恩师们的期望,继续在其所共同热爱的教育领域上躬耕不辍,开疆扩土。


躬耕学术,拓展进取


尽管与教育结缘并非杨小微的初衷,但这样“美丽的错过”让他觅得了真正适合的发展领域。在教育学这片沃土上、在良师益友的陪伴下,杨小微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学术躬耕和锐意进取慢慢成长起来。

杨小微的人生和学术经历是一部“顺江而下”的生命史。他的祖籍在长江上游的四川涪陵(今属重庆),而后考上华中师范大学,在长江中游武汉学习教育学。硕士毕业后,杨小微选择了留在华中师范大学任教,一步一步从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他在桂子山上度过了13年的教学研究生活,留下了一代教育学人的奋斗足迹。之后,他再一次选择顺江而下,去到上海。随着“身路”的变化,杨小微的“心路”也在拓展。在华中师大所关注的教学理论、教育研究方法是他研究的“核心区”,而在华东师大从事的德育和管理方面的课题研究,则是基于“核心”的“拓展区”。其中一以贯之的不变之“道”,是他的原理视角——以原理的视角探究基础教育领域中的问题。

一路而来,杨小微逐渐地完成了从教学论、研究方法到课程论、课堂德育、学校治理,再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评价、国家与地方教育发展战略等诸多研究领域的拓展。每一阶段,他都持续关注前沿问题,用逐渐深化的专业素养努力攻克一个又一个学术难关,不断地为教育研究开疆拓土。


薪火相传,桃李天下


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的过程中,各位师长平易近人的言行以及长期以来主张的“主体教育”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杨小微。

谈及教育,杨小微认为,每个人的资质、天赋、爱好和成长的环境都有差异,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需求和选择,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杨小微一直秉持着开明的思想和平等的意识。他没有师长的架子,也喜欢与学生无拘无束地交谈;他还在硕博课堂中引入了工作坊、小课题研究等形式,引导学生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无论是讨论课题的咖啡馆里,还是节假日的餐桌上,杨小微都像个大家长,谈学问、谈人生、聊家常,还会聊到刚刚读过的武侠、科幻甚至玄幻作品。他的师门就是一个家,而他就是“家中的老父亲”。

铄懿渊积,继往传薪。杨小微的所言所行,无一不展现着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人的进取和担当。诚如其所言:“每一位学者,都要在玄思与践行之间保持张力,就如同星空与大地一般,各自独立而又相互牵挂。当我们在坚实的大地上行走时,心中要有璀璨的星空;当我们以理想引领学校变革方向时,却应当站在坚实的大地上。”



参考文献

【1】孔曼.薪火访谈《杨小微:铄懿渊积,为人师表》

【2】张秋霞.杨小微教授,怀揣理论行走于实践的研究者

【3】从“巴楚”到“吴越”:校友杨小微的学术心迹

(本文已经校友审阅)



图文记者:陈楠

网站编辑:陈柯帆

审读人:黄玉新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电话: (027) 6786 8256 传真: (027) 6786 5715 邮编:430079